长篇小说《大西迁》:钢铁为誓,用真情书写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 时间:2022-01-18 09:41
  •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符文强

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保存中国钢铁工业的命脉,著名的汉阳铁厂、上海炼钢厂等大型钢铁实业,冒着敌机狂轰滥炸,奉命紧急拆除设备,实施规模浩大、撼人心魄的“铁血大西迁”。为反映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向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壮大而呕心沥血、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先辈们致敬,重钢集团职工何鸿历时七载艰辛创作,走南访北,采访数十位经历者或他们的家属,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大西迁》经反复打磨、几易其稿,最终于2021年9月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

《大西迁》

2021年岁末年初时节,山城重庆的冬天还是寒冷无比。在重钢集团传媒工作部采编室,温暖、明亮的灯光下,接受采访的何鸿身材娇小、气质儒雅,一袭职业装束配齐耳短发,干练而精神。

创作初衷

“每一块移动的钢铁里,都淬炼着一个民族在沉沦中抗争的命运。《大西迁》作为抗战时期山河飘摇中中国钢铁工业临危迁徙的艺术记录作品,应该说是我本人和我们这一代人向先辈们崇高致敬的最好方式和精神告慰!”谈及创作初衷,她告诉笔者,长篇小说《大西迁》以尊重历史的纪实艺术手法,描写了那场以上海炼钢厂厂长张连科为代表组织实施的铁血大西迁,宏大的历史背景与平凡军民有血有肉的撤退经历细节相辅相成,构成了《大西迁》故事全貌。

从何鸿娓娓讲述中,我们似乎经历这样的场景:1937年仲夏,上海“8•13”战事爆发后,张连科8岁的长子张辅枢牵着弟弟,跟随母亲从上海辗转到武汉、宜昌等地,尝遍饥寒恐惧、颠沛流离。而此时其父张连科身为上海炼钢厂厂长,正顶住敌机袭击,坚守战区秘密生产,组织分批撤迁。我们也仿佛穿越烽火硝烟看到:为了建立后方钢铁工业基地,张连科正集结中国最早一批冶金工程师,舍生忘死地将上海炼钢厂设备紧急拆装,毅然走上了一条筚路蓝缕、救亡图存的铁血西迁之路的壮烈场面……

创作目的

“我就想: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迅速、虚拟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尽自己微薄之力,写一写实业界尤其是重工业建设历程中的那些先驱前辈们的故事。能够用文学的力量,唤起社会对于实体经济的关注,唤起人们对钢铁工业那些实业技术群体和英雄们的致敬!” 当被问及创作《大西迁》之目的时,何鸿语气异常坚定。

创作冲动

2014年9月13日,由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重钢集团共同主办的《抗建钢魂——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史料展》在台北华山文创园隆重开展。在台展出期间,组委会得知一个小插曲:原钢迁会子弟、台湾某大学退休教授指出:重钢历史不应该抹去迁自上海炼钢厂那一段重要的史实。而退休教授的父亲就是当时上海炼钢厂的厂办文书。当时在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从事外宣工作的何鸿,恰好正参与了“百年重钢”历史文化抢救性影像留存项目。在工作中,她偶然发现了几张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给上海炼钢厂厂长张连科的密函。《抗建钢魂》在台展出的“小插曲”和眼前珍贵的历史档案,引起了何鸿强烈的好奇心,喜好文学写作的她,由此开始思考创作《大西迁》的提纲脉络……

引发何鸿创作《大西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她作为重钢人,对这钢铁风流的热土地深深眷恋,而她的家人就在重钢炼钢厂工作。炼钢厂是整个钢铁生产线中技术集中度最高的工序,也是工艺最为复杂的环节。重钢生态环保搬迁以后,何鸿常常听家人叹息:厂里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在钢铁厂脚踏实地学技术,在炼钢一线,技术含量高的炉前工甚至炉长岗位人员都青黄不接……“当时听到这些,我心里越来越莫名地不安,更有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何鸿介绍说,上述这些经历和感受,应该是触发她始终如一坚持完成长篇小说《大西迁》创作的源生动力。

过程之难

文学创作,尤其长篇小说写作,是一项异常艰辛也颇费心血的脑力劳动。完成《大西迁》这样一部20多万字的力作,其创作过程之难可想而知。回忆起这七年艰辛创作中的点点滴滴,何鸿仍然意犹未尽:“应该说,从投入创作的第一天起,我就坚持高质量创作态度,始终遵循尊重还原历史真实、艺术再加工塑造人物的创作原则。”虽有些腼腆的何鸿,聊起《大西迁》创作过程却侃侃而谈。2014年初,《大西迁》构思初成,逐步建立人物树状图草稿。2015年,《大西迁》获评重庆市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随即,何鸿开始进入钢迁会亲历者、亲闻者及后代的寻访梳理抗战工业西迁的相关人物与史料阶段。她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宜昌、贵阳等多地采访,并多次到国家图书馆、重庆档案馆、宜昌档案馆等处查阅相关资料,愈发感到当年的抗战工业“铁血大西迁”令人震撼,更添了为之书写的责任与使命。

《大西迁》创作提纲文本的突破应该在2016年。在北京鲁院学习的何鸿,通过一个同学有幸找到家住北航、已年过九旬的钱昌照独子钱士湘先生,精神矍铄的钱老提供了很多珍贵的抗战工业撤迁素材。不久,重钢档案馆馆长温勇耀又给何鸿提供了一条钢迁会后代的线索。这个人非常重要,即原上海炼钢厂厂长张连科的幼子张轴材。当何鸿和张轴材老师在北京面谈后,从张老的讲述中,《大西迁》主要人物已经从何鸿心中呼之欲出。

“我知道,长眠于重庆市大渡口重钢烈士墓中的张连科先生,是重钢的前身——钢迁会常务副主任,更是中国第一批留学归来的钢铁工业专家中的杰出代表。也正是因为那次和他幼子的重要面谈,我决定以张连科为第一号人物展开《大西迁》整个故事情节。”何鸿希望张老能够回忆一些父亲张连科及自己儿时的往事细节。张轴材老师很是激动,当即表示全力配合采访。

“完成《大西迁》创作任务,不仅是对像张连科先生那一代对钢铁赤子忠心的前辈们的致敬,也是想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只有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我才觉得作为钢铁人,自己这辈子方能真正心安。” 说到这里,何鸿脸上不觉洋溢着幸福、欣慰的微笑。

主要结构、人物、章节

作为国内第一部描写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的抗战实业大撤迁题材的长篇小说,《大西迁》主要由两条故事主线交替发展:第一条主要线索是上海炼钢厂的铁血西迁之路;另一条主要线索,则是主人公张辅枢与两个弟弟张轶栋、张华盛,跟随母亲辗转武汉、宜昌等地,尝遍饥寒恐惧、颠沛流离,最后一家人欣喜重逢的凄婉故事。

在情节处理、人物塑造等方面,何鸿用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叉结合的艺术手法,体现真实性与虚构性相统一的艺术特征,将诸如汉阳闹市、招牌风波、捕鼠行动、大冶阻迁、智借船帮等插曲写得一波三折,而短暂重逢等亲情故事又写得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场景由1937 年夏末的上海,上海炼钢厂厂长张连科收到的一封密函开始,历经沪上云涌、敌机突袭、冒险生产,到内迁伊始、泪别南市;转至第二章 1937 年深冬的武汉,沪厂借址汉阳铁厂厂房复产,组建钢迁会,在流亡中再度组织撤迁;故事推进到1938 年秋,展开全书第三章中的宜昌大撤退,从扼守三峡、智借船帮,到以40 天抢运化解枯水危机,巴东重逢、悲壮夜航、铁血西迁,直至成功抵达新址——抗战陪都大后方重庆大渡口。

读者反响

长篇小说《大西迁》正式出版发行以来,无论是媒体界或是钢铁业界乃至全社会,对该书盛赞有加。对此,何鸿颇谈到,“《大西迁》艺术再现的是中国钢铁工业那段‘浴血西迁’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因为,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如果说获得认可,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大西迁’这样重大题材引起了各界关注,是《大西迁》艺术再现的家国情怀、悲壮故事让人感怀。”何鸿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重工业的日渐式微,工业命运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忘记历史就是一种背叛。难忘当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上海炼钢厂,比日本八幡制铁还早8年、由张之洞创办的亚洲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在险遭日寇强敌侵占的危急时刻,将何去何从?中国第一代钢铁工程师们铁血肝胆,组织保护抢运机器逆江西迁的传奇故事,至今都还让后人肃然起敬!

何鸿表示,从精彩故事娓娓讲述、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描写到结构情节的环环铺陈、推进,长篇小说《大西迁》作为反映抗战时期山河飘摇中的中国钢铁工业悲壮迁徙的艺术作品,从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应该说共同达成了这一题材宏阔的家国叙事。而她在创作中,也始终充满感动,始终无怨无悔而尽心尽力投入创作。

“钢铁荣耀、铸梦百年。13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赋予我们宝武人无限宝贵的精神动力。《大西迁》里讲述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如今,‘亿吨宝武’钢铁航母已扬帆启航,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年轻人担起这份责任与使命,为中国钢铁工业走向世界、为中国宝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而努力拼搏、赓续奋斗!”

何鸿满怀深情,“诚挚祝福中国钢铁工业明天更美好!祝福中国宝武‘星辰大海’不忘初心、‘伟大征程’前途似锦!”

何鸿,女,《重钢报》编辑。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冶金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在《解放军报》《文艺报》《中国冶金报》《重庆日报》《人民周刊》《中华文学选刊》《啄木鸟》《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海燕》等报刊,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20万字。散文《原上有骏马》获第八届长征文艺奖,散文《晚霞中的洞里萨湖》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纪实作品《拓荒者》获得第三届冶金文学奖报告文学一等奖。个人散文集《在结束的地方出发》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大西迁》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长篇小说《大西迁》:钢铁为誓,用真情书写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作者:佚名,来源:中国作家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7/c403994-32333357.html)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