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

访问量:119917

本专题编辑:

如何写好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今草。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草书创始人

草书创始人张芝
草书创始人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焕曾任太常卿。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书迹今无【详细】

今草的来源

今草的来源
今草的来源

今草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唐代张怀瓘《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详细】

草书本体知识

章草书法的魅力
章草书法的魅力

从草书发展史讲,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其经典之作,为西汉黄门令史游书写的《急就章》。当时,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到了东晋以后,作为今文字的新体草书,以及行书、楷书走向全面成熟,隶书及章草也随之而被取代了。当时为区分新旧草书,人们将新体称为“今草”,鉴于旧体草书法度严谨,有章可循,就称之为“章草”。 【详细】

行草书法之顺势
行草书法之顺势

书写行草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顺其自然的笔势,数字连属,左右映带,上下衔接,不假安排,一笔环转,给人以气足力遒之感。汤临初《书指》中云:“有顺利以导而天机流荡。”这种取势方法,因为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故并不多见,运用得好,有神融笔畅之妙。如“气力复如何也”六字一气贯注,“不在彼”、“何处”、“如何”亦一笔相连,都能给人以一种流畅的感受。【详细】

草书之阴阳笔法
草书之阴阳笔法

根据圣教序、兰亭序、淳化阁帖和杂帖等王羲之遗存书法,经过演绎性推理,从中总结出阴阳笔法具备的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从字的笔画中观察、分析,初探阴阳体;二是分辨阴阳;三是找出行笔规律,经过反复实践得出阴阳变化。从规律上形成阴阳韵律,即阴阳笔法。 【详细】

草书用墨简述
草书用墨简述

草书的用墨,书法的用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行草书,特别对草书而言,尤为重要。草书丰富的笔法就决定了与用墨的质量如何关系甚大,如果不讲究用墨,草书的丰富笔法则很难得以表现,写出黑乎乎的一片,就破坏了它的韵味。【详细】

草书书法之法
草书书法之法

草书需要法,一是指草书本身的书写规律,再是指草书应以正书为基础。东坡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草书,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这里的正书应指楷书。因为书法发展到楷书,各种笔法已具备,今草书法是从楷书演变过来的,所以将楷书当作草书基础是合理合法的。【详细】

草书的性情论述
草书的性情论述

草书性情的表现需要书家笔墨技能亦即法则的支撑。孙过庭在论及草书形质和性情时指出,构成草书形态质地的主要特征是“使转”,最能体现草书性情的是“点画”。“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唐孙过庭《书谱》)。【详细】

草书的写法
草书的写法

但凡潦草的字都算草书,但不能算艺术草书。草书从实用转变为艺术,从汉到唐历经900年之久。概括起来,章草以隶书为架势,结构简朴,笔断意连,字字独立,布局整齐,笔法古雅,相传后汉张芝、晋代王羲之善写章草;今草在章草基础上发展,以楷法使转,改章草横式为纵式,重形连、省波磔,横竖委婉,变幻连绵,字间意义呼应,体态流畅;狂草源于今草,渊源于张芝,开派于唐朝张旭,得名于怀素。它可随意挥洒,大小无则,奔放飞扬,结构简约,连辍不断,贯通一气,节律铿锵,更富感染力。【详细】

草书的特点简述
草书的特点简述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详细】

草书的气质和价值
草书的气质和价值

作为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色彩,最能反应作者性格情绪的书体,草书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些风格一方面是书法家个人修养扣审美追求的结果,同时也和当时整个文化氛围及艺术风气有着密切联系。时至今日,草书已经基本没有了作为一种书写方法的实用价值,而完全转变为一种表现修养,寄托情感的艺术形式。【详细】

草书的不同笔法介绍
草书的不同笔法介绍

汉宁的书写过程,实际上是点画线条组合的过程:草书的行笔较快,如果点画的表现力不强或点厕的书写不正确,草书就缺乏气势和神采,或误笔成错字别字。所以,学习草书尤其要把点丽线条写好。写好点画线条的方法称为“笔法”,是正确表现点画线条的起、行、止的方法。钢笔草书的主要笔法大致叮归纳为落笔、行笔、收笔和提按、导送、使转六个方面。【详细】

草书的发展

关于草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关于草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笔画连写的书体,过去草诀歌中曾用“删繁就简笔带连”来概括它的特点。草书概念,从广义上讲,无论何种书体,凡书写随意草率的,均可称之为草书。宋代张栻在《南轩集》中指出“草书不必现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的不谨,便成草书。”汉字字体发展,大体趋势是在追求书写便捷的前提下,由繁趋简,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趋于符号化。因此,可以讲,任何一种可视为楷模的定型书体的产生,都有一个“草化”阶段。 【详细】

草书演化的节奏
草书演化的节奏

草书是中国文字最为简约的书体。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详细】

草书乃书法之魂
草书乃书法之魂

谓之草书也,乃汉字之快写而是也。古今汉字之演变,诸体繁多,亦楷、亦隶、亦篆、亦行、而后草之。草书之类乃有二,亦即章草今草也。章草之书法,乃隶书之演变也。书写之法,亦即省减之笔画,乃快行笔之速度而成草书也。古时章草之行笔乃有限之,其之笔细,吸墨之微,竹筒之书写空间细乍,其章草无连字之笔画,每字均为独立也。章草之右画收笔,雁尾出之,即为章草也。乃东汉之时,前辈大书家张芝灵感而发,即将章草整篇独立为连绵绕带,其之动感活力之升华,乃提按顿挫之运行以空间达之,不作雁【详细】

草书的继承和创新
草书的继承和创新

历史上的草书,本来也是多样性的。草书面目的雷同,首先是继承的不够。当然,一个人要把各草书大家写全,几乎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但有重点、有选择地兼学两家、三家,却是可能的、现实的。【详细】

草书的多样性发展史
草书的多样性发展史

草书的符号,原则上是会意提炼从简的,往往一笔下来要代替多少笔,还有许多符号是通用的,也有的部位处理可以更换、变通或省略,这些在传统流行实用的许多草诀中,都曾有规定,曾取得社会公认。就这样,在个别时候,也还有例外,“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那也不是绝对的、死的、一成不变的。毛主席给“河北日报”后来写的报头,河”字的水就没带点,那读者谁不认识。所以,作为一个草书作者,首先要在草法方面下一番功夫。主要是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善于选择应用,以帮助读者、欣赏者【详细】

名家名作

陈实先生的草书艺术
陈实先生的草书艺术

陈实先生,笔名子牛,从事党、政、教育方面的领导工作多年,离休后潜心书艺,他所挑战和专攻的就是草书,这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可思议,能学出一点什么道道来吗?在当时完全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问号。然而,冬去春来,整整20个年头过去,多么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他一点一滴孜孜以求,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努力,上下求索,知难而上,逐渐认识草书的艺术特点,从行笔、用墨、点划、结体以至章法、布局、谋篇等都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也有了对草书艺术的深层次认识。譬如,他对古人“神采为上【详细】

自章草起草法就基本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