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一】
- 时间:2025-07-02 09:27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一】
四
鲁慕迅的童年也是悲苦的。
在他仅仅一岁的时候,他那身为小文书的父亲,惨死于军阀混战之中,连遗体也没找到。年轻的母亲就带他到外婆家生活。他的外祖父去世早,由舅父管理着一家人的生活。舅父粗通文墨,是他的启蒙老师。他教少年慕迅读《四书》、《千家诗》、《幼学琼林》,特别引起他兴趣的是芥子园画传和海上名家画谱。他便常常临摹起古典小说中的插图和画谱来。
慕迅很难忘记这一段生活。这对他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花鸟画家不是没有影响的。妈妈带他在舅父家生活到十二岁。妈妈是个人穷志不短的年轻妇女。即使在娘家过着不愁吃穿的日子,但她还是用自己日夜织发网、纺花换来的手工钱供慕迅上学念书。对无父的独养儿子从不娇惯,管教十分严厉。
自古贫寒出俊才!慕迅上学后,犹如吃着一截又甜又脆的甘蔗,年年以名列前茅的学业成绩,向疼他爱他的母亲汇报。那一年,母亲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像捧块黄金,满心高兴;又像捧块废石,满脸愁云。她守寡十一年后,终因生活无着,改嫁了。慕迅告别了幼年时的第二个家,随母远去了……
那年慕迅刚满12岁,他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再有几个月就要领到毕业证书的临汝县立第二小学,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离开了那些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和欢蹦乱跳、一块下河摸鱼捉蟹、上冈放风筝的小伙伴们……他怀着离情别绪,在妈妈的陪伴下,泪流满面,和亲朋好友们依依惜别,真是愁肠满腹,如泣如诉,难道尽,难说完,热泪一滴又一滴,一行又一行……
母亲的改嫁给少年的慕迅曾经带来十分的痛苦。他的继父是位看守所长,大他母亲十余岁。虽然继父待他不错,慕迅仍心情抑郁,这种寄人篱下的孤苦生活,养成了他倔强孤僻的性格。他既离不开母亲也离不开外婆家,母亲更是离不开可怜的儿子。每次分离,母子俩都要抱头痛哭一场。这些使这个刚刚十几岁的少年早熟,感到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酸楚艰难。他一心只巴望自己快快长大,即使闯荡江湖,也不愿在这个家里多留一天。
后来,慕迅就到了他的姨父家。这个家他逗留的时间虽短,然而对于他的毕生影响却不可低估。他姨父姓石,号磊园。早年他在慈禧太后的禁卫军中当过一名兵卒,以后做官回到陕西。杨虎城当年当省主席时,他是财政厅长。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放逐海外,他就弃官隐居,从此远离官场。他在书画方面有很深的修养和造诣。齐白石曾在他的一本画上题字“画石当以石磊园为师。”华山“镇岳宫”三个大字就是他所书,华山入口处的一块大石壁上至今仍留有“脱俗”二字,也是他的翰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