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五】
- 时间:2025-07-02 09:30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五】
1989年他又偕多病体弱的夫人戴筠到湖北京山深入生活,住在离县城还有120里远的“世外桃源”。他在那里遍涉山水,寻访百家,天不亮就起床画鸟、画树,那充满哲理、充满矛盾、充满斗争、充满乐趣的大自然,使他创作了一大批生活气息浓郁、格调清新高雅的好作品。1990年后分别在湖北京山、钟祥、江陵、天门、洪湖、监利举办了个人诗画展,1984、1990年先后应邀访问英国、荷兰及新加坡。《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日合编)、《中国当代书画家百人》、《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等都有专条或专页对他进行了介绍。然而,在他的勋功章上不是也有戴筠的一半吗?
六
鲁慕迅先生在1991年第3期《艺术与时代》中的《艺术家自白》里说:
“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升华,是作者真情至性的流露。惟其情真方能感人;其情深则感人亦深。是故为艺术者能大喜大悲,大恨大爱,方为大家。”他还说:“艺术是人格的化身,必先有独立的人格,方能有独自的追求,独自的面目。依傍古人洋人、名人显要,皆有损于人格画格者。”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人如同他的画一样,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他淡于营名营利,绝意仕途,见官就躲……
1956年报社决定提拔他为副处级文艺部副主任,他坚辞不就,1979、1987年两次调级他主动让人,虽然他的作品多次获全省一等奖,有足够的资格调级。1989年他又主动申请提前离休,都因他醉心艺术、淡泊名利。他把个人名利、地位、荣辱、待遇等等统统置之度外,一心一意追求艺术,追求事业。
他说:“名利对艺术有影响,你追求名利就没法集中精力搞创作,要排除杂念一心一意追求,力求做艺术的虔诚信徒。我不追求轰动效应,不主张到大城市办展览,不卖画,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我近几年办的多次个人画展,都是在基层办的,因为我的根在下边,我要接受基层群众的检验,离开了群众,我的艺术生命就枯竭了。我在湖北京山深入生活时,一位朋友来看我,他说:‘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再待下去,我会寂寞死的,不行,我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结果第二天就走了。而我却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我还把吃剩下的饭放在野外,只要有一只鸟发现了,它就会叫它的同伴,一伙招引来一大群,我正好利用这机会,仔细观察,精心作画。大自然生生不息,生气勃勃,我每天与鸟作伴,天不亮就被鸟吵醒,一天到晚耳畔都有鸟叫声,充满了乐趣,也激发了我的灵感。画家就要善于在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中,发现并揭开自然美的奥秘。它是生命,是运动,是节奏,是韵律,是和谐。自然界的有生命之物,具有各不相同的审美特点,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它们的美在于它们的生命力的显现,它们的美是生命之美。”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