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八】
- 时间:2025-07-02 09:32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零八】
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纲纪也在《慕迅的艺术成就》一文中写道:“慕迅作品表现的情又是和他特有的个性、气质紧密相联的.具有明显不同于其它画家的独特性。”“慕迅很重‘骨气’,但即令是专门着意于表现‘骨’的作品,仍不失他特有的本色。既有‘骨气’却又从不走到愤世甚或恨世的地步,使慕迅的作品所表现的情趣,既委婉、含蓄,又高洁、超逸。它是一种净化了的、惟会心者方能较好地领略的情趣。”“在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中,他已独立成家,占有了别人所不能取代的地位。慕迅很鄙弃依旁别人,不论是古人或今人。他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与别人拉开距离’,‘慕迅很善于用篆书、圆笔作画。……慕迅所以喜用圆笔,少用方笔,恰又因为这可以同他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趣相统一。……但在用圆笔的情况下,如强调力度很大的刚劲的效果,也不易有委婉、含蓄的情趣。正因为这样,慕迅的用圆笔虽颇受吴昌硕以至齐白石的影响,但行笔趋向于轻盈、婉转。他的某些看来笔力最苍劲的作品,也仍然是有节制的。着意于含蓄、蕴籍,而又并不软弱、轻飘,这是慕迅用笔的特点和成就所在。”“慕迅的用墨及用色也和他对情趣的追求相一致,以雅淡、简洁为其特色。在这方面,八大山人对他的影响甚深。但较之八大,他又很注意工整、明丽(有时吸收民间年画)。墨与色的结合,在中国画中是不易处理的。慕迅对此甚有匠心,大多能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相得益彰。我想,雅淡,简洁加上工整、明丽,大致上可以说是慕迅用墨与用色的成就所在。”“他的作品贯注着传统的血脉。就是吸取了现代西方绘画手法的某些作品,如《清辉一片泻银塘》,其情调意味也完全是中国式的。慕迅的创新是立足于传统,同时也立足于他自己的个性、气质、追求。他从不脱离实际去硬搞创新,为创新而创新。”
鲁慕迅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是汝州人,没忘他是喝汝河水长大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例如:
江南十月木犹青,
户户门前熟桔橙。
偶见山间红柿树,
教人不觉动乡情。
——《柿子》
铁龙夭矫莽原行,
长夜几回灯火明。
已逝枣襄过宛鲁,
归心早到汝州城。
——《归途》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鲁慕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故乡的每寸泥土里,也都蕴藏着思念他的浓郁乡情。他思念故乡,故乡也思念他。如今,故乡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次别开生面、规模空前的——《鲁慕迅乡情诗画展》。故乡人民和党政部门还正在筹建“鲁慕迅艺术馆”,并已编辑出版了《鲁慕迅画册》,筹备召开规模宏大的“鲁慕迅艺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