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 时间:2025-07-11 07:20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四百四十】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那群羊有十几只是父亲给我们家留下的,其余的是我们生产队的社员,这家几只,那家几只,还有外地我父亲生前的朋友的几只羊。绵羊和山羊的种羊是生产队的,我们叫绵羊公羊为疙力,山羊种羊叫骚狐。我们关庙大队第五生产队当时有三群羊,我有几次把蒜瓣摩到郭新义那群羊的疙力角上,又把我放的羊群疙力角上也摩上蒜瓣,两只公羊就互不相地抵起架来,后来把一只公羊的角都抵掉了,鲜血直流。
我曾在我家的墙上写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天下英雄胆,
勤为人间富贵因。
岁月苍茫苦里游,
成功须向勤中求。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是我的亲密朋友。我每天上山放羊,干粮袋里总是装着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书,边放羊,边读书。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人物、有情节讲故事的书。一次我听一位说书人唱《三国演义》,竟然觉得刀光剑影的三国故事,比以前娘讲的牛郎织女痛快得多。我听得入了迷,晚上不肯睡觉。我急于要知道故事的发展,没办法,只得从四队的民办教师郭柄灿那里借来了一本又破又旧的《三国演义》,边猜边看。有的字实在不认识,但是因为反复出现,字义居然被我猜着了。我就这样又猜又看,又看又猜,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居然把《三国演义》一口气看完了。这一年,我才只有十几岁。
从此开了头,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又拿起《水浒传》、《小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就这样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每天放羊回来,我顾不上吃饭、睡觉,看书看得着了迷,手不释卷,脸也不洗。有时一边看书,一边自己嬉笑,自己流泪。与书中人物同忧乐、共命运。这种样子,母亲在一旁看了,十分忧虑。为了让我散散心,转移转移注意力,就竭力地劝我出去玩玩,我却不听。有一次母亲实在急了:把我正在看着的《聊斋志异》夺了过去,扔在地上。我也不哭,也不叫,只是趔趄地走过去,再把书捡起来,接着看。我的这种痴迷样儿,反把母亲逗笑了。
我就这样地读着,在放羊期间已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
善于读书是成才的重要原因,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我立志要学文学,学历史。我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书读多了,我就比葫芦画瓢学习写稿、投稿,然而投出的几百、上千篇稿子全部石沉大海,连一篇也没发表。我就在日记本里写了一首《作诗苦》的诗:
佳句久传人喜读,
作诗之苦何其殊。
吟安一字半宵苦,
形同痴呆近愚鲁。
月出月落月而复,
毛发早比笔先秃。
贾岛推敲撞马颅,
王勃搜肠蒙被褥。
饭颗山上瘦杜甫,
名垂诗圣称鼻祖。
李白笔下腾飞瀑,
曾因感于磨棒母。
岳飞愤书满江红,
岳母刺字美名留。
君不见,
艳阳东海苦水出,
豆腐成于苦汁卤。
宝剑锋从磨砺出,
作诗言志安惧苦?!
当时正是20世纪70年代初,生活困难,货币贬值,市场上什么都贵,羊更贵。我们村坐落在伊川、汝阳、临汝三县交界处。出村东行二里,就是江山。春天一到,一望无际的山上开着繁多的花朵,好像一块大地毯。在这里,我和羊找到了乐园。它们忘掉了愁苦,吃饱了嫩草,就在草地上追逐跳跃。我也高兴地在草地上打滚。不时有在草地上结巢的山鸟被我们惊起,箭一般射到天上去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