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四十三】

  • 时间:2025-07-13 10:36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放歌中原【四十三】舞钢赋

在中原大地之上,有一城以钢之名,熠熠生辉,此乃舞钢也。其地钟灵毓秀,水火相济,阴阳调和,演绎着独特而动人的传奇。

遥想往昔,上世纪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热潮涌起。为铸国防之重器,中国第一家特厚钢板厂项目选址于此。马鞍山南麓,平舞工程会战的号角吹响,无数建设者心怀壮志,投身其中。他们披荆斩棘,开山辟路,历经艰辛,终使我国第一个特厚特宽钢板生产基地傲然矗立。1973年,舞阳钢铁工区应运而生,为舞钢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此,这座城与钢铁结下了不解之缘。

矿石自深深矿坑跃出,投身熊熊烈火之中。刹那间,化作沸腾铁水,于高温中锤炼,于喧嚣中沉淀,最终凝成威严钢锭。而后,再幻化为形形色色的钢板钢材,应和着人间的呼唤。它们或成顶天立地之梁柱,撑起高楼大厦的雄伟身姿;或做上天入地之利器,助力科技探索的无畏征程。舞钢,作为钢与火的故乡,以其炽烈、坚硬和鲜红,让每一个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力量的雄壮与厚重。行走在钢铁大道上,火的浪漫点燃豪情壮志,让人仿佛化为闪烁着蓝色锋芒的利剑,又似随时准备应命出征的士兵。

然而,舞钢并非只有钢铁的刚硬。在那长发垂垂的柳丝后边,湖水如蓝色的眼睛般闪烁。水以女性的温柔,扑灭心头的烈焰,让人在思索中宁静,在宁静中沉稳清明。二郎山高大的身影倒映湖中,树叶间吹过的风,推动着细细的浪,拍打着堤岸,仿佛情人间窃窃私语。傍晚或清晨,男人们爱徜徉湖滨,留恋湖水的一往情深。这片宽阔碧蓝的湖水,宛如一片神话和梦境,让人感知蔚蓝、清凉和明净,体会细腻、缠绵和聪颖。

舞钢的历史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这里曾是柏子国的属地,遗址依稀可辨。商代的青铜锛、周代的祭祀铜鼎、春秋的乐器编钟、战国的兵器铜矛等大批出土文物,见证着这座城悠久灿烂的过往。而冶铁文化更是舞钢的瑰宝,起源于先秦,兴盛于春秋,尤以生产利剑闻名。至今,在龙泉村,龙泉宝剑的冶铁铸剑遗址仍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舞钢不断书写着传奇。从最初的年产20万吨钢,到如今的500万吨钢、400万吨板,产量的飞跃见证着舞钢人的努力与拼搏。河钢集团舞阳钢铁公司,作为舞钢钢铁产业的龙头,不仅为国家的重大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如2008年北京奥运鸟巢、北京冬奥会场馆等,都采用了舞钢的特殊钢板,替代进口,为国争光。同时,舞钢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从“黑色”的钢铁产业,向“白色”的棉纱产业、“绿色”的食品产业等多元化发展,实现了“黑白绿”产业的嬗变。

舞钢的自然风光,亦是美不胜收。“治淮第一坝”石漫滩水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夕阳西下时,火红的太阳浮在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渔民收网,河滩上人们散步,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二郎山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四季如春,空气新鲜,山上长满各种稀奇植物,山顶的玉皇大帝庙常年香火不断。还有抗日旧址虎头山,山顶长眠着几百名烈士,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照耀着后人成长。

如今的舞钢,不仅是一座工业强城,更是一座生态旅游名城。2006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此后又陆续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湖滨大道宽敞明亮,湿地公园鸟语花香,刘山公园可登高远望,大美湖畔绿树成行。周南高速横跨东西,焦桐高速连接南北,交通的便利让这座城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五彩水灯点亮夜空,龙泉宝剑驰名远扬,舞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原大地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舞钢,这座水火之城,水火相济,冰炭相融,阴阳相调,旋转成一方和谐乾坤。它既有男人们的英气,又有女人们的柔情;既有钢铁的刚硬,又有湖水的温柔;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舞钢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如一道舞动在长空的彩虹,美丽、耀眼、多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