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零五】
- 时间:2025-07-15 09:00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零五】
把刀郎的《还魂伞》听了1313次后,我决定写这首歌的解读了,也许你也会去听一次。
遗憾的是,对于这首歌,太多的解读完全找错了故事。
有一个故事和《还魂伞》是完全契合的,那就是卞玉京和吴梅村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
卞玉京是明代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后来自号玉京道人。

吴梅村是明末清初的官员和著名诗人。“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吴梅村的诗句。
《还魂伞》表达了:爱情的美梦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一直存在,万古不变。有人执着于美梦而最终绝望;有人在两者之间苦苦挣扎。前者就是歌中的女主卞玉京;后者就是歌中的男主吴梅村。谁能给他们还魂伞呢?谁也不能。
还有人用美梦来牵引现实,即心怀美梦,努力经营现实的爱情。还魂伞也许就在这类人手中。


卞玉京和吴梅村之间的爱情故事
1623年卞玉京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然而父母早亡,最后流落到秦淮河,成为歌妓。注意:歌妓卖艺不卖身。她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1609年吴梅村出生于一个诗书之家,后来考中进士,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圆圆曲》名动一时,其中“冲冠一怒为红颜”一句非常有名。
1642年,在一个宴会上,吴结识了前来演唱助兴的卞,两人一见倾心。卞向吴表露心迹,希望结为夫妻。虽然吴也倾心于卞,但是觉得娶一个歌妓会被人嘲笑,不容于仕林,因而模棱两可。
卞多次试探吴,吴还是拒绝了。
绝望之后,1644年卞嫁给一个世家公子郑建德。因为婚姻生活不得意,卞于是将侍女柔柔献给郑建德,自己离去了。

卞一直对吴有意,然而因为世俗阻隔,鸿沟难越,逐渐熄灭了最后的一丝幻想。1651年在一个朋友的宴会上,卞和吴见了最后一面。在这次宴会上,卞身穿道袍,手扶道琴,那琴声述说了心中无限的忧伤和绝望。
随后卞遁入空门,潜心修行。于1665年安然逝去,年仅42岁。去世后葬于无锡惠山祇陀庵锦树林。

1668年吴前往无锡拜谒卞玉京墓,献上了《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4年后,即1672年,吴梅村潸然离世。
后世有电影《秦淮八艳·卞玉京(上下)》记录这段爱情故事。
《还魂伞》歌词逐句解读
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
看她门环挂着牡丹不辞上等人的身段
在这一部分,男主指吴梅村,或者泛指爱情中的男子;女主指卞玉京,或者泛指爱情中的女子。
第一句的“为何”大有深意。如果说话人这样说:“为什么歌妓们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那就显得太不聪明了,因为歌妓本来就是这样打扮。因此“为何”绝不是这个意思。这是逻辑推理。

这两句是说:为什么别的歌妓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而女主(也是歌妓)却显得落落大方,气质高雅,分明就是大家闺秀?女主的门环上挂着她最喜欢的牡丹。
卞玉京擅长绘画,有作品《兰石图》、《暗香疏影》流传于世。后人画了一张卞玉京的肖像画如下。她拿着扇子,站在牡丹花丛旁边,气质高雅。估计刀郎就是看着这张图,写下了这两句歌词吧。

这两句表现了女主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世人心目中的女神也是如此吧。
叫大叔若说是笑借一把还魂伞
卖渡人道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
若说是:假若是。不要忽略这个细节。
第一句是说:女主笑着试探大叔男主,说:“假若是我向你求婚,你会怎么样呢?”
此时卞玉京19岁,吴梅村33岁,女主可以称男主为大叔了。

女主出身官宦人家,内心厌倦歌妓生活,当歌妓只是生活逼迫。她想借着与男主的婚姻逃离当歌妓的命运,获得新生,渡到幸福的彼岸。因此作者把女主的出嫁比喻为借一把还魂伞。还魂伞比喻获得新生的方法和手段。
第二句是说:男主说:“不行啊,流言可畏。如果娶了一个歌妓,会受到世人的嘲笑和指责,还会断送仕途,想想就感觉到彻骨的寒冷,这种寒冷是罗衾无法抵挡的。
卖渡人是佛教用语,是指渡人脱离苦海的人。女主想借着和男主的婚姻脱离苦海,重新获得生活的意义,因此把男主比喻为卖渡人。

友情提示:没必要把这首歌局限于吴梅村和卞玉京之间的爱情故事,那样就太狭隘了。这个爱情故事只是歌的一个载体,它可以装听歌人自己的故事。因此“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可以泛指爱情中的各种阻碍,它导致所谓的有缘无分。其它歌词也应作如此理解。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许她流落在宁波府
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
第一句是说:宁波府的一个世家公子,即郑建德,喜欢上了女主。然后他们结婚了,女主就流落到了宁波府。
第二句是说:世上哪有称心如意的爱情啊,月老总是不尽人意,错牵红线。婚姻维持不下去了,女主不得已把侍女柔柔奉献给丈夫,然后黯然离去。
这两句表现了现实中爱情的无奈,它总是违背我们的意愿。

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道琴亦道了无情呀
只为萍水的邂逅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
鱼鼓:木鱼。
第一句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青灯木鱼的陪伴,女主的内心安宁了许多,因此她决定了断红尘。在那一个宴会上,女主身穿道袍,手扶道琴,那幽怨的琴声述说了无尽的哀怨和绝望,也表达了了断红尘的意思。即“道琴亦道了无情呀”。

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长安也许不是指地名,而是指长久的安宁。
第二句是说:因为最初那次萍水的邂逅,彼此都陷入困境。男主难以超脱世俗的成见,即“孤蓬难渡”。女主难以实现爱情的美梦,脱离苦海,即“芳徽也难渡”。
吴梅村是诗人,诗人一般都是孤独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国破家亡的时候,更是如此。吴一生到处漂泊,因此用孤蓬来形容吴梅村非常恰当。徽有美好的意思,芳徽是指美好的有才华的女子,正可以比喻卞玉京。
这两句表现由于现实中的各种阻碍,爱情的美梦总是可望而不可即,最后不得不放弃。
说到底是花娘叹息还是恩怀的洞房
有心人把那昨日的黄粱裁成了嫁衣裳
第一句是说:面对爱情,我们是选择像女主一样,执着于爱情的美梦,不屈服于世俗的罗网;还是选择像男主一样,屈服于世俗的压力,回归于现实的恩泽的婚姻?
女主有爱情美梦的执念,最后归于空门,这是花娘的叹息。
现实的婚姻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安慰,因此说“恩怀的洞房”。男主就是如此。
第二句是说:有心人总是把昨日爱情的美梦,记录下来,加以润色和编排,最后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爱情当中的嫁衣裳。比如梁祝,白蛇,牛郎织女,和最近的花妖等就是嫁衣裳。嫁衣裳比喻爱情的美梦。

待富贵求助于城隍借一件穿身上
秦裘郞总有意配一对超度杨柳的花黄
第一句是说:在梦中,我们能克服了各种阻碍,即“待富贵”,或许可以实现爱情的美梦,那就享受吧。在梦中我们把那美丽的嫁衣裳披在自己身上,或者情人的身上。
能克服各种阻碍肯定是大富大贵了。待富贵了,才能借到嫁衣裳。这是逻辑推理。
城隍是虚无的神仙,他能给我们什么呢?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美梦罢了。这是逻辑推理。

第二句是说:现实中的我们会遇到重重阻碍,只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伴侣,配成一对,以慰藉遗忘的枯萎的爱情美梦,即“超度杨柳的花黄”。
秦裘指破衣服。秦裘郎比喻现实中不完美的处处碰壁的我们,即美梦难以成真的芸芸众生。

杨柳代表离别。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中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注意,此处的杨柳、垂杨均是只指柳树,而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这是古语的用法。(这不是逻辑推理,这是文化知识。)
花黄指枯萎的花朵,即枯萎的爱情美梦。
杨柳的花黄就是已经遗忘的枯萎的爱情的美梦。(这种逻辑推理中用到了比喻。)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许她流落在宁波府/尝遍了月老的面目便是良人也辜负/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道琴亦道了无情呀/只为萍水的邂逅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只为萍水的邂逅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
前面已经详细解读。
后记与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情的美梦,但是梦想成真的又有多少人呢?这个美梦也许来自于年少无知,或者来自于过分的执念。美梦真的是那么美吗?
现实中的爱情真的是那么无趣吗?恐怕未必。
如果我们用美梦来牵引现实,耐心地经营现实的爱情,也许可以逐渐靠近爱情的美梦。

只是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