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五十】

  • 时间:2025-07-15 09:15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2855510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五十】


        进栓是个有心人,他把儿时做过的游戏总结在一起,共有87项,这是历代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又不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申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深的遗憾。我们只能把这些曾经在历史上流行的游戏记载下来,让它留在不仅是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而是留在纸上,也算是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又不能作为非物质遗产申遗的群众遗产,一种无可无奈何的归宿吧:“1、跳猴皮筋、2、跳房子、3、捉迷藏、、踢罐电报、 5、侦探逮贼、6、弹烟卷盒(烟标)、 7、弹球、8、打弹弓、9、射箭、 10、粘老鹤、11、骑马打仗、12、骑竹马、13、过家家、 14 、摔泥凹、15、砸杏核、16、挑杏核、17、砸方宝、 18、打尜尜(ga)、 19、逮(dei)木头20、老鹰捉小鸡、 21、拉力、22、比牵力、23、欻(chua)子儿、24、砍子儿、 25、掰手腕、26、毛片儿、27、丢手绢、28、击鼓传花、29、放风筝、30、扎灯笼、31、撞拐(脚力)、32、骑骆驼、33、打雪仗、34、滚雪球和堆雪人、 35、滑雪、 36、滑冰、 37、滚铁环、38、打垒球、39、踢小皮球、40、採槐花、  41、踩高跷、42、撒签子、 43、拔老根儿、44、跳绳、45、打接力、46、翻花绳、 47、叠纸、 4 8、踢毽子、 49、拍拍手、50、拉大锯、51、编花篮、52、找朋友、53、不许动、54、逮家雀(qiao)儿、55、瞎子逮瘸子、56、打水漂、57、迈大步 58、打水仗、59、抖空竹、60、放鞭炮、61、捞蛤蟆秧子 62、斗蛐蛐儿、   63、抽冰猴儿  64、抢凳子、65採地梨儿、66、抓手指、 67、摸鼻子、68、天下太平、69、砌灯台儿、70、打手、 71、砸砖头、 72、捞鱼、 73、挖沙子、74、拨棍儿、75、套圈儿 76、吹肥皂泡、77、射纸弹、78、投标、79、打兵乓球、80、顶牛、81、手工制作、82、自制玩具、83、抬轿子、84、万花筒、85、玻璃鱼、86、吹蛤蟆、87、吹算盘珠等”

看着这玩法不同的游戏,一种童心、童趣弥漫我的整个身心。这些游戏好像在我的面前活了起来,我好像看到了一群稚气未脱的儿童在我眼前忘情地说笑,这种感觉真好。按说我不应该把这么长的内容引入我的文章中,但这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专门写农村儿时游戏的文章,值得放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不管是童趣横溢的《忆童年》,还是童心十足的《打弹弓》、《打碟遛》、《学跳绳》,多种多姿多彩游戏跃然纸上,让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在《过家家》散文中那些童男童女密切配合、相互帮忙的协作精神,不正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吗?《学游泳》那种赤裸裸融化于水中的感觉,真是一种自然的美,是一种放松的美,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美,那种感觉能让人记一辈子。《丢手巾》是一种最原始且没有任何掩饰的游戏,少男少女和老师为坐一圈,那种渴望的眼神,那种朗朗的笑声让我们受到了感染,恨不得马上就坐在他们的圈子去体验一把。《叨鸡儿》既是技巧活,又是力与美的展现。参与双方全身心的投入,谁也不服气谁,单腿跳来跳去争个输赢的身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闹洞房》中粗野、放浪、轻佻、夸张的动作,诙谐、机智又略含低俗的语言,庸俗的几乎接近下流的小活动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把农村闹新房的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一堂欢笑满堂福,老少不分闹新房。《翻跟头》是农村男孩子的传统保留项目,只要是男孩,几乎都会翻跟头。他们把翻跟头作为向同伴或者女孩儿炫耀的资本,他们从不断翻跟头的过程中从少年成为了青年,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跨越。

进栓在过年下》写出了那个年代的年味:“ 除夕之夜,在我们乡下是很热闹的,尽管当时还没有通电,但每个家族的男子们都要提着两样菜,或一壶酒,聚在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长辈家,边喝团圆酒,边拉家常话,说是守夜,其情浓浓,其乐融融。女子们也都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围坐一起,边嗑瓜子,边叙旧情,欢声笑语,温馨一片。”在他的散文中,几乎把儿时的游戏写了个遍,既有快乐的展现,又有心酸的记忆,既有快乐的时光,又有被打屁股的经历。他把儿童对过年的渴望,盼望过年的急切心情,描写的入木三分,把儿童过年时的快乐表现得一览无余,让人觉得自己好像置身其中,感觉就像自己又过了一个年。

扎灯笼》让我们跟着进栓的笔触写出了学扎灯笼的不易,在扎灯笼过程所享受到的乐趣。灯笼扎成后不可言表的欢愉,经历了一次历练,一次感动。《看下神》写出了几千年年的封建社会残余并没有消退,老农民的迷信和愚昧仍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死角,封建迷信仍然盛行。那些神婆神汉们装神弄鬼的市场。说是愚昧其实更是无奈。从另一个方面也看出了出了他们的虔诚和淳朴。《踢毽子》既表现了花样少年身心交融的快乐,也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逮小虫》则是一种智力游戏,既要先在雪地扫出一块空地,还要跑来跑去支筛子、在筛子底下撒上诱饵,小虫进去后要迅速拉绳,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关键是要动脑筋想出逮小虫的办法,才能取得战果。

]推桶箍》、《玩爬叉》、《摘酸枣》、《蚂蜂窝》、《烧红薯》、《掏螃蟹》、《放风筝》、《打面包》、《打瞎驴》、《点灯盏》、《剪羊毛》、《难忘儿时逮水牛》、《看电影》、《掀蝎子》、《难忘家乡的秋千》则集中描写少年时代的活动,这些短篇都是在那个物资极度缺乏的年代所发生的故事,虽然物质生活有些不尽人意,人们的精神风貌精神还是可圈可点。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在逆境中也能不屈不挠进取的民族,是一个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自娱自乐的民族,是一个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吓倒的民族。我们的少年继承了这种可贵的精神传统,才有如此多的这么多苦中作乐的游戏产生,才有进栓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童趣儿》这本散文集的出版。

充满童趣的《推桶箍》所展现的就是少年们利用不再使用的桶箍作为简单的玩具,玩出花样,玩出快乐:“用一根直直的粗铁丝,一头折窝回来作手把,另一头向下弯成一个“u”型钩,我们叫推子,这就是推桶箍必备的工具了。一手执推子,一手拿桶箍,然后再将桶箍往地上一放一滚抬步走,桶箍在推子的推动下便开始麻麻溜溜滚向前,悠悠哉哉走四方,而在这娴熟的一推一滚一走间,其乐其趣也就全有了。平时如果家里大人让我们去哪里跑个路,那是懒得抬脚动腿的,而如果有桶箍相伴了,再远的路也不觉远,再远的路也不在乎了。我们推着桶箍四处玩,那情形仿佛就是哪吒四太子踩了风火轮潇潇洒洒遨游天庭了,有些‘瘾’大的孩子,甚至去趟厕所也常常要推了桶箍去,直让大人数落说离了桶箍你就不能活呀。”

看电影》则写出了农村生活的另一种情趣:“在穷乡僻壤看电影还算一件奢侈的事。那时,全公社仅有一台放映机。准备放电影时,要先安排时间,再由大队派出一两个壮男劳力去公社挑运放映机和又重又笨的发电机,我和一帮孩子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美滋滋地抢着帮大人提影片。片子很沉。大伙轮流扛,小心翼翼生怕撞碎了夜间的好梦。放电影前,先别说我们这些小孩子了,就连大人们也在太阳悬离树梢两三丈时就迫不及待地擦手洗脚等着了。小孩子们更是整个下午都没有了魂,一味诅咒天还不早点黑。天刚擦黑,我们这帮小兄小弟们就风风火火地搬椅杠凳,乱哄哄地在大队部里霸占位置……

吃碾转》、《荠荠菜》、《]刺角芽》、《家乡美味地曲莲》、《野菊花》《拾蘑菇》、《剜小蒜》这些散文都是描写那些如何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渡过艰苦岁的记忆,他在《吃碾转》中记载了这道用以度荒的美食:“汝州地处豫西腹地,为伏牛、嵩山二山所包容,盛产小麦,每年夏麦季节,当地农民便有把刚刚灌完桨的半熟青麦割下来,经脱壳、筛选、烘炒、脱皮、搓麦蚕等五道工序,加工成“碾转”的习俗。古时,穷苦人家为了度过“春荒(饥荒)”而加工“碾转”,如今当地农民把加工成的“碾转”作为休闲美味食品馈赠亲友,或沿街出售。其中又以我们鳌头的碾转最为驰名,现今村中仍有几架石磨磨盘每年进行碾转加工。碾转的吃法有很多种,但有两种吃法尤为我们鳌头人喜爱:一种是以黄瓜丝、蒜蓉凉调着吃,另一种就是拿鸡蛋炒着吃。”寥寥几笔就勾起了我的味蕾,真是有垂涎欲滴之慨。

进栓的散文写景,他把深情融于景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进栓风格。在《白云山》和《家乡美》中他不是在写散文,而是在画画:“白云山多美呀!万千婆娑的绿树杂花为她穿上了绚丽的衣衫,阳光给她披上了金色的大氅,白云赠给她素洁的披肩,我在她的怀抱中戏耍、弦歌、赏景……每逢雨后新晴,艳阳把飞瀑映成了七色虹霓,那溟蒙弥漫的烟雾,给这些迷人的景物又披上了一层素纱,使白云山奇秀中略带一点神秘,妩媚中稍添几分羞涩,愈加显得楚楚动人。”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迎背山、长虫山、娘娘山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贴梗海棠、杏、花红、垂枝桃、紫藤、榆叶梅、黄檗、紫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橘子、细叶、含笑、火棘、迎春、美国鹅掌楸、国槐、泡桐、樱花、西府海棠、棣棠、丁香、金角木、梨、金花小檗、忍冬、中华猕猴桃、文冠果、山茶花、金缕梅、椤木石楠……再配上观叶植物雪松、金钱松、油松、香樟、桂花、石楠、女贞、文母、银杏、千头椿、胡颓子、鹅掌楸、细叶鸡爪槭、红叶李、红枫、八角金盘、丁香……红的、紫的、黄的、白的、黑的、绿的、蓝的,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又活像彩霞落地,一簇簇,一层层,含苞的艳红素雅,开放的粉白光洁。那桃花体态婀娜,摇摆枝条,吐蕊绽蕾,脉脉含笑,仿佛自诩为绝代佳人,炫耀着青春的骄傲。那牡丹浓艳富丽,把火焰一样的感情,变作颜色喷吐出来,仪态非凡,五彩缤纷,如锦似绣,令人陶醉。那石榴花,一朵朵,仿佛一把触天的火炬;那杜鹃花开得火红、灼热、醇酽,像喷吐的红火焰,像燃烧的云霞,飘舞的红绸,她也象征着平顶山新城区人的事业,正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蒸蒸日上。

每当夏姑娘悄悄降临,这里更是花坛相牵,犹如珠串玉联,那灯台树、猥实、绣线菊、天目琼花、大叶紫薇、紫花醉鱼草、云实、麻叶绣球、锦带花、金丝桃、八仙花、凌霄、蔷薇、月季、四照花、梓树,再加上观叶植物如竹类、枫香、槭类、盐肤木、栾树、喜树、银杏树、苦楝、无患子、臭椿等等,那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有的姹紫嫣红,如火似霞;有的喷蕊绽朵,丽而不媚;有的姿容淡雅,晶莹皎洁;有的金色闪烁,馨香四溢;荷叶出水,荷苞待放,正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眸流动,楚楚动人,蜂来蝶往,令人如痴如醉。

金秋时节,满山菊花怒放,使人眼花缭乱,那菊花傲骨铮铮,不随世俗,花瓣儿似龙爪,似金鳞,似流海,似飘带,似短匙,似蜂窝,直立、倒悬、里卷、外翻,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到了隆冬季节,山上山下的山茶花、腊梅、结香、梅花、银柳的竞相怒放,尤其是那梅花仍然凌雪傲霜,姿态矫健,她和英雄的鳌头人一道迎接着明媚春日的到来。

花,她那芬芳艳丽的色香与充沛的活力,令须发霜白者闻鸡起舞,不知老之将至;令青少年倍感朝气蓬勃,生气无穷。花,是可贵可爱的。然而,最可贵可爱的,是创造春天、给生活带来花一样美丽的鳌头人,他们高尚的品质,像花一样吐着芳香,他们光辉的业绩如千枝竞秀、万木峥嵘。

如今,我的故乡鳌头更成了鸟的天堂。

清晨,因了昨夜的一场细雨的淋沥,雾迷神爽,娇滴如荷。山如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美不胜收,若隐若现。

美轮美奂的山道,为秀美生态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给村民创造了一个健身、步行、观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我正在如痴如醉地观赏美景,倏然闻得一声鸟鸣,清清的,脆脆的,像穿石绕树的山村小溪,又似纯真少女那清亮的声音,不沾风尘,远离躁动,让我有一种回归童年故乡的直感.

关爷庙》、《焦沟村》、《我难忘的窑湾》、《难忘家乡的露天剧场》无一不是展现家乡最美的一面,无一不是在抒发对家乡的浓情:《抱玉河》“滔滔河水汩汩东来,悠悠西去,宛如一条飘浮在豫西大地的洁白丝带,隐迹在那如烟的柳丝之中。河两岸那茂密的林带,碧翠欲滴,绿意盎然,一方方,一片片连在一起,倒映水中,好像镶绣在河上的碧绿丝带,使故乡的小河更加灵秀诱人。河边,有几位灵巧俊的村姑在洗衣服,一群白鹅、白鸭在戏水,河水散发出清新湿润的气息,石桥、碧波、垂柳、翠竹、白杨,和谐地构成了典雅的诗情画意……”

每篇散文都是童趣满满、幸福满满。回忆儿时的活动,也是重新接受儿时洗礼。有人说,回首往事是痛苦的,但是回首儿时的往事,那永远是幸福的。

进栓写情,情到深处,写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爱情,更是如泣如诉,令人唏嘘。尤其是《柔情似水秋菊姐》的描写,韵味悠长,给读散文的人留下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牵挂:“秋菊姐举步如和风拂柳,启齿似燕语呢喃。抬眼望去,烟雨迷蒙处,飞起一座如虹彩桥,桥畔有红袖女儿悄然独立。一汪清眸如水,一抹黛眉如烟,眉间锁一丝浅浅哀怨。那份清纯,那份哀婉,恰似春风碧于天的湖面上,有落花点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浮一袭水袖,唱一出牡丹亭。声音的悠扬,曲调的婉转,入耳妙不可言,好似细雨淋漓,又似杏花扑面。”满篇文章没有说一个爱字,但我读出了他内心深处对秋菊深深的爱,他把对秋菊的爱化作一行行优美的文字,让朋友们去品味

在《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真情的描述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也留下了很多悬念,小芳究竟怎么样了?她后来幸福吗?对小方的描写进栓更隐晦。从小芳每次叫他吃饺子而他从不拒绝,况且这个饺子只给他一个人吃,这其中的味道不言自明。我很欣赏进栓的自制能力,在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单独相处时还能hold住自己,足见他的人格魅力。人在年轻时,会有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冲动,也会有些不可思议的过火行为,但这些冲动和过火,都可以被人们接受和原谅,毕竟年轻嘛。但是进栓没有,他一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虽然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他也可能产生过越轨的一闪念,但他这种闪念转瞬即逝。他从没有绯闻,没有属于文人骚客的浪漫,真正做到了“苟富贵、莫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他和妻子结婚30多年,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生死相随,真让人羡慕。

进栓是个大家,他写山,山为之直射天狼;写河,河为之放声高歌;写大地,大地为之起舞;写蓝天,蓝天飞过白云朵朵;写人,善恶分明,写物,有优有劣。他笔下的任何东西他都写出了灵性,写出了不一样的品格。

进拴写的《放羊歌》,是放羊的经验之谈,也是放羊人的生活总结,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韵味无穷,想起来忍俊不住,唱起来歌漫山岗: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各种坡道不一样,

一年四季记心上。

春放阳坡夏放巅,

秋放阴坡冬溜涧。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刮风下雨气候变,

不懂规矩瞎胡转。

逆风吃草草扎眼,

雨天莫放沟塘边。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冬春草少出坡早,

中午最好带干粮。

夏秋出坡小晌午,

晚上回来喝罢汤。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出坡弱小头前走,

青草嫩芽能先尝。

回坡壮大走前头,

恋着草儿不慌张。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冬天要防草冰冻,

孕羊吃住胎儿伤。

夏秋注意连阴雨,

常走湿路羊烂蹄。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羊儿繁殖春秋季,

气候温和是良机。

毛细肉肥羔羊大,

选育种羊是第一。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连续放过三年羊,

观羊就能报气象。

天若刮风羊群散,

天若下雨羊恋山

好山好水好风光,

赶着羊儿上山岗。

养羊是门深学问,

三年也难当内行。

山区坡多草源广,

要想富裕多养羊。”


抱玉山》是个神话故事的凄美;《家乡的柿子》的火红;《窑湾的水车》在岁月里吱吱呀呀,《大雪纷飞乐趣多》的浓浓亲情,都在他的散文中流出来,让人爱不释手。进栓的《童趣儿》是本书,进拴也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玩味,值得我们终生来读。

谢谢进拴。

不喘冒昧,这许是隔靴挠痒之谈,是以为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